首頁/欄目/內容廣告位一(PC) |
首頁/欄目/內容廣告位一(手機) |
2019年9月發布鴻蒙OS之后,催更成了“花粉”(華為粉絲)們的日常:“到底什么時候才能用上鴻蒙OS的華為手機?”
遲遲不見搭載鴻蒙OS的手機問世,鴻蒙OS被質疑是PPT系統,甚至被網友冠以“哄蒙”的外號。今年,華為內部開始不愿意對外宣傳鴻蒙OS,而是以英文HarmonyOS來替代。
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多次對外強調,鴻蒙OS研發之初并不是要應用在手機上,而是IoT等市場。實際上,鴻蒙OS被推向前臺,除了作為華為手機的備胎系統之外,還有著在IoT市場一統天下的野心。
但對手們不會讓蛋糕皆被華為分食,小米就是對抗代表之一。小米近日推出的物聯網軟件平臺小米Vela,就被認為對標鴻蒙OS的意圖明顯。
智能手機的殘酷戰場之外,華為和小米,又在IoT市場延續著攻防戰。
混戰與割裂
IoT的爆發早已成為業界共識,不僅華米OV這幾家國內主流手機廠商加大布局,家電企業在沖擊之下也不得不開啟轉型。除此之外,還涌現出眾多垂直領域的IoT企業。
玩家混戰,IoT市場更是一片狼藉。
以普通用戶為例,可能會有這樣的場景:手機是華為的,電視是TCL的,空氣凈化器是小米的,智能音箱是天貓的,空調是美的的,這些產品背后的企業都有著雄心勃勃的IoT野心。每家都希望打造自己的IoT生態,讓自己的App和產品成為萬物互聯的中樞。
以美的為例,即使旗下眾多產品接入華為生態,但美的也不甘心成為手機廠商的“螺絲釘”,自己也推出了美的美居App,要打造智慧家居生活平臺。
各自為戰之下,IoT市場仍舊是割裂的,普通用戶的體驗同樣割裂。
比如聯網場景,小米IoT平臺部總經理范典就認為,WiFi網絡是為手機和PC設計,而IoT時代需要更適合的智能設備的上網方式。
他提到,有用戶吐槽,當家庭中的設備越來越多后,聯網添加流程特別繁瑣;修改路由器密碼,所有設備都需要重新聯網。為此小米推出了暢快連技術,當手機靠近設備30cm時自動發現并彈窗配網;路由器改密,設備會自動回連。
但單一的技術無法解決所有的體驗問題。比如手機與PC的協同,華為在進軍PC市場時推出了一個十分受用戶歡迎的功能:華為Share??梢栽赑C端運行手機上的應用,甚至可以直接將手機中的文件拖拽到PC上進行編輯、保存,這極大的方便了手機與PC的協同。
很快,小米也進行了跟進,今年小米也推出了名為小米妙享的功能,目前正在逐步落地。多設備協同絕對不會僅限于手機與PC,還會面臨著手表、音箱、電視等多種設備。但要進行大規模的推廣,還有阻礙。由于IoT市場和產品高度碎片化,不同設備之間的功能差異很大,背后的技術就更加碎片化,比如硬件、通信協議、軟件系統等都不同,實現起來頗為復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