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/欄目/內容廣告位一(PC) |
首頁/欄目/內容廣告位一(手機) |
當前,手機中的各類App,已成為人們社交、購物甚至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應用。但大部分App在啟動的第一時間,使用者并不能直接進入應用主頁,而是會先看到數秒第三方廣告,一些廣告還設置各種“套路”誘導使用者點擊,讓不少人反感。“新華視點”記者發現,這類廣告不僅無法關閉,在其背后還存在著竊取用戶隱私等問題。
提現服務聯系圖片中客服QQ 咨詢電話18052232749
十分頻繁且費時,老人最“受傷”
“現在使用手機App,打開后先等待開屏廣告已經習以為常。”濟南市民王云龍說,不管換再好的手機,App的打開速度都不會很快,因為總要先看上幾秒的廣告。
記者測試了多款手機App,發現多數有開屏廣告。時間長短不一,有的時長為3秒,有的為5秒,最長的為9秒。“著急的情況下,幾秒鐘都覺得格外漫長。”很多網民吐槽。
不少用戶反映,在一些App的開屏廣告中還存在各種網貸平臺、博彩平臺的廣告,不小心點擊后就會跳轉到注冊頁面。有的頁面連關閉按鈕都沒有,必須清理手機后臺,徹底關閉App才能退出。
此外,更讓用戶難以接受的是,雖然大多數手機App的開屏廣告頁面有跳過按鈕,點擊后即可跳過廣告。但在App的設置頁面內,并沒有可以取消開屏廣告的選項,這意味著使用者沒有辦法徹底關閉開屏廣告。
開屏廣告對老年人造成的困擾尤其明顯。由于視力老化、手機操作不熟練等原因,一些老人在打開手機App后,往往會無意中點擊開屏廣告,導致跳轉到其他網頁中,或下載了某款軟件。煙臺市民黃曉月說,母親的手機中經常出現一些從沒見過的App,不少都是誤點擊開屏廣告后下載的。
“父母60多歲了,有時只要誤點了廣告,手機就會自動下載安裝各種App。時間久了,爸媽的手機都成了‘廣告機’。”黃曉月無奈地說。
“花式”偽裝套路用戶,竊取用戶隱私“沒商量”
記者發現,一些App還能夠抓取手機用戶在其他App或網頁中的搜索和瀏覽數據,實現開屏廣告的“精準”推送。
記者使用手機進行測試,在某電商軟件中搜索“冰箱”并瀏覽一段時間,隨后打開另一款App,就發現開屏廣告中出現了關于購買冰箱的廣告推送。
一些手機App為不讓用戶跳過廣告并誘導其點擊廣告,使用了不少“花式套路”:
例如,在開屏廣告頁面,“跳過”按鈕設置在不起眼的右下角,顏色與背景色調一致,使用小號字體,讓用戶不易察覺。同時,屏幕正中央顯示一個帶有關閉叉號的提示,用戶只要點擊叉號,就被“套路”點擊了廣告。
此外,一些開屏廣告還進行偽裝,變身成微信零錢提現、微信紅包、手機網絡設置、未讀消息、版本更新、無網絡服務提示等消息提醒的模樣,誘騙用戶點擊。有時打開一款App,如果使用者對這些“提醒”信以為真,按照圖片中的暗示點擊跳過或取消,不僅跳不過廣告,還會被“帶著”跳轉到了其他廣告頁面上。